市运会田径破纪录背九游体育后:体教融合“西安模式”助力青少年成长
2025年4月18日至21日,西安市第十七届运动会(青少年组)田径比赛在西安市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场盛会吸引了来自全市19个区县的935名青少年运动员,他们在120个赛项中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整场赛事的成绩令人瞩目,不仅有25名选手在比赛中打破了21项市纪录,还有3人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标准,111人达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从数据上看,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比赛,更是对西安市“体教融合”成果的杰出展示。
在这一届市运会上,田径比赛分为男女甲、乙、丙、丁共8个组别,涵盖了跑、跳、投、竞走等多个项目,产生了391枚奖牌。这些胜利者们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训练与拼搏。代表经开区参赛的李钰轩以其卓越的表现包揽了女子甲组5000米、3000米障碍和3000米三项金牌,并且打破了两项西安市女子甲组纪录。而西安市育才中学的竞走队更是狂揽5金,依靠着顽强的拼搏精神,三次改写市纪录,成为同行的佼佼者。
不仅如此,未央区的张洛语在女子丙组80米栏项目中勇夺金牌,显示出校园选拔与专业培养结合的卓越成效。莲湖区的杨忆斐在男子甲组铅球项目中,以66米13的成绩拿下冠军,成为本次市运会的首位打破市纪录的选手。这群年轻运动员的出色表现,正是西安青少年田径事业蒸蒸日上、均衡发展的体现。
本次比赛不仅仅是一次竞技的盛宴,更是对“体教融合”政策的一次集中检阅。西安市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姚弘韬表示,青少年组的田径比赛规模、参与人数与运动成绩都创下了近年的新高,这显示了西安市田径项目发展进入了一个“以赛促练、以练促优”的良性循环当中。
团体总分方面,雁塔区和高新区分别在男子和女子团体榜单上遥遥领先,碑林区和雁塔区则分获女子团体总分的二、三名。莲湖区、长安区以及经开区代表队的表现也是不容小觑,他们在体育道德风尚奖中脱颖而出,展现了良好的体育精神。而西安的运动员与体育工作者的良好风貌,也从34名获奖体育教师和40名中小学生的身上得到了体现。
“西安模式”下的体教融合,正如旁观者所见,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这种“技能普及、专业训练、个性培养”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充分展现了体教融合带来的高效路径。姚弘韬提到,通过“双减”政策释放出的课余时间,与全市中小学的联动,使得体育人才的培养形成了良性循环。更有资深教练入驻校园,助力年轻选手不断成长。
一位名叫张洛语的女孩在二年级的校运会上被老师选中,随后开始了她的田径之旅。如今,她在市运会中勇夺金牌,正是体教融合政策效果的真实写照。魏善军教练也表示,如今学校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孩子们在专业指导下的训练,更是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经过努力,育才中学向市队、省队输送的后备人才数量持续增长。
如今,西安田径的未来愈发明朗,围绕着运动员培养、赛事体系建设的“西安模式”正为更多的年轻人开启了追逐体育梦想的道路。像姚弘韬所说的那样,未来将会有更多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运动员在这片土地上崭露头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