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体育大理全民运动释放新活力
5月18日,2025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理马拉松在大理市激情开跑,活力四射的运动场景,点燃了全民运动的热情。依托宜居家园、旅游胜地、运动天堂的优势,大理市着力构建“天天有健身、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全年有品牌”的全民健身新风尚。本期《大理视点》,我们一起去看看。
5月18日清晨6点半,晨光微露,参加2025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理马拉松的跑者陆续来到大理市全民健身中心聚集,开始做着跑步前的热身运动,在这场马拉松上,2万名选手与苍洱山水同框的画面,成为了大理打响“四季户外运动之城 全域旅游康养之地”的生动诠释。
该赛事由中国田径协会A1类赛事认证,主题是“为爱奔跑、情定山海”,设置了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一生一世情侣跑(5.2公里)、欢乐跑(5.2公里)、亲子跑(2公里)等项目,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刚刚跑完半程马拉松的赵学燕来自保山,这是她第一次来大理参加马拉松,优美的风景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跑不动的时候我就沉浸式感受大理的自然风光,尽情地享受了一场马拉松的盛宴,下次我会约朋友一起再来参加大理马拉松。”
来自深圳的参赛选手胡晓翠是一名网红,她把自己跑马拉松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分享给自己的粉丝。“这是我第三次来大理了,但是我第一次跑大理的马拉松,感受特别好,一路上都有大家的热情关注,赛道也很漂亮,我们一路跑过洱海,成绩也很满意。”
本地参赛选手陈应龙已经连续三次参加大理马拉松,对此次马拉松最大的印象就是赛道与以往几年相比做了一点提升,体验感更棒了。
在全马和半马项目中,参赛者们展现了非凡的耐力和毅力,他们竞相追逐,挑战自我。而在一生一世情侣跑、欢乐跑、亲子跑等项目中,参赛者们则以一种更加轻松愉悦的方式参与比赛,他们沿着精心设计的赛道一路奔跑,欢声笑语不断。
14岁的段云寒完成了欢乐跑的项目,去年的他因为身体原因中途退赛,留下了不小的遗憾。“今年我通过自己的毅力与坚持完成了5.2公里的过程,我感受到了平常我的汗水以及我付出的所有都是很值得的。我在比赛过程中也感受到了工作人员的细心和关照,感受到了大理人民的热情,我觉得大理是一个非常适合运动的地方,所以欢迎大家来大理运动跑步。”
赛道两边,选手的家人、亲戚朋友以及热情的市民和志愿者们也为比赛增添了不少色彩。他们挥舞着双手,为选手们加油助威,欢呼声此起彼伏。今年马拉松的赛道设计暗藏巧思,串联苍山洱海核心景观,这种“自然+人文”的路线组合,让选手们能够在苍山洱海的自然风光和悠久闻名的历史文化中,用脚步诠释运动魅力,共叙美好情谊。活动期间,大理全州12县市联动,37个景区免票或优惠,向参赛选手开放。
“通过这几年马拉松爱好者的培育,赛事的精心筹备和组织,我们的马拉松赛事应该说是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从级别上档次上都有很大的改观。”大理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吕杰介绍说,“就拿今年的2025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理马拉松来说,今年的人数有一个历史性的突破。2023年第一届澜湄马举办的时候,我们的参赛人数是12000人,到了2024年是15000人,今年我们的参赛人数总共达到了20000人的规模,参赛的选手来自20个国家,其中,国内选手来自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省外选手占比达20.2%。”
在大理,赛事活动成为了全民健身的“助推器”之一。近年来,大理市先后分别成功举办的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大理站)、大理三月街民族节赛马大会暨大理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赛事获评“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理马拉松、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千人环洱海自行车赛、大理100越野赛、大理徒步旅游节等获评“云南省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形成了“体育+旅游”多元融合新模式。通过以赛事活动为引线,有效激发了赛道周边休闲体育、餐饮住宿、文化旅游、康养旅居等行业领域消费活力,不断推动从单一赛事活动到多业态融合服务的跨越。
“近年来,大理通过举办一些高水平高层次的比赛和体育活动,充分的拉动了我们的体育经济,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的运动中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健身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也丰富了我们群众的文化活动。同时我们也会积极打造体育+的模式,也就是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体育+生态。组织更多的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一些群众性的体育赛事和活动,打造15分钟健身圈,方便群众进行身体的锻炼,建立市、镇、村三级的完善的体育设施服务体系。通过努力我们也将进一步打好‘四季户外运动之城 全域旅游康养之地’,这张大理的金字招牌。”吕杰说。
随着2023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在大理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体育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人群集中在哪里,就把赛事活动办在哪里。随着一场场跑在旅游景区里的马拉松,一个个上演在社区小广场的趣味运动会,遍布全城的新兴运动空间,四季不断的全民健身活动,正重新定义着人们的生活场景。近年来,大理市通过组织开展赛事、校园体育文化、“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老年人体育活动、单位职工运动会等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1000多场,受益群众达2000多万人次,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的比例达61%,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1.7%。截至目前,全市建有各级各类体育设施2120块,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覆盖率达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32平方米。
吕杰说:“2023年首届户外运动产业大会落户大理,通过两年户外运动产业大会的成功举办,我们也会进一步的利用天然优势的苍洱资源,充分挖掘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我们也会在项目上加大投入,多争取上级政策的扶持,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到我们的基础建设上来,多举办一些精品的优质的高水平的赛事,充分展现大理的优势资源。”
运动,因人人参与而精彩;体育,是美好生活刚需。从专业赛道到校园操场,从社区广场到田间地头,蓬勃跃动的身影构成最动人的发展图景。当健身成为生活方式,当运动基因融入城市血脉,大理市跑出了全民健身的加速度,奔向更具活力的未来。